新聞中心
我司CEO蔡勇斌先生榮登中國日報(China Daily)
此前,我司CEO蔡勇斌先生很榮幸地接受了中國日報記者的采訪,這也是蔡勇斌先生首次登上中國日報China Daily。
以下是采訪內容的中文版:
堅定的盲人程序員成為視力障礙者的指路明燈
一名盲人在用耳朵學習編碼后,成為了中國的頂級計算機程序員。33歲的蔡永斌1988年出生于廣東省東莞市,6歲時因一場事故而失明。他就讀于廣東深圳的一所特殊學校。14歲時,他在那里立志成為一名程序員。
起初,他發現視障者使用互聯網很困難。
"我想在互聯網上閱讀新聞,所以我問我的同學和老師們,我怎么才能做到這一點。他們告訴我,雅虎和新浪等網站有各種各樣的新聞。”
蔡勇斌說:"但當我把我的屏幕閱讀器連接到這些網站時,我能聽到的都是'圖片''鏈接 和'按鈕',以及一些沒有任何意義的雜亂信息。"
當蔡勇斌試圖在網上聽音樂和看視頻時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。他發現高端技術沒有為殘疾人提供任何支持,因此他決定學習編碼,開發能讓他自由享受現代技術的軟件。
"當時,我在網上閱讀新聞或玩游戲是如此困難。很少有資源可以幫助盲人使用互聯網,所以改變我的生活。我想學習編碼。"
大部分時間他都是自己學習,但這并不容易。因為他看不到電腦屏幕,他必須在讀屏器反復讀出編碼組合后記住這些編碼組合。
蔡勇斌還在網上搜索關于編程的講座。"我無法閱讀實體書,所以我不得不聽數字版本,但這也帶來了一些困難。有很多掃描錯誤。例如,在一個案例中,應該是數字'1',但卻使用了字符'l'。同樣的事情發生在'o'和'0'上。"
蔡勇斌說。"編碼中有這么多數字和英文字符,所以這些錯誤使我的自學更加困難。"
然而,蔡勇斌拒絕放棄。他花了至少12個小時學習,一周七天。他甚至做夢都想著編碼。
"有一次,我必須做非常復雜的代碼行。我試了幾次,但都失敗了。晚上,我夢見了這件事。在夢中,我無意中想到了一個想法,我把它寫了下來。第二天早上,我把它付諸實踐。"
"我很驚訝,也許我的身體在休息,而我的大腦那天晚上還在工作。" 蔡勇斌說道。
2009年,蔡勇斌開發了他的第一個軟件——PC秘書,該軟件使盲人能夠快速訪問互聯網,搜索新聞和查看天氣。
2014年,蔡勇斌開始在深圳的信息無障礙研究協會工作。
2018年,他辭去這份工作,開始自己的創業,當時他還獲得了阿里巴巴的最高編碼獎。
現在,在花了十多年的時間上網和編碼之后,他已經成為中國1700多萬視力障礙者的指路明燈。
他和他的團隊不僅開發了自己的程序,還為騰訊、百度、阿里巴巴和酷狗等公司提供信息無障礙測試服務,使數以萬計的視障人士能夠在網上購物、訂購外賣和叫出租車。
"一開始,我以為我不能上網是因為我看不到視力正常的人可以看到的東西,但事實并非如此。我不能上網是因為網站和軟件忽略了像我這樣的人,"蔡勇斌說道。